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516章饮酒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大唐皇帝对新罗的要求,尤其是还涉及到与高句丽的国战,所以不存在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金德曼不太能把握住其中的分寸,她继承王位的时候,先后曾向高句丽和倭国进献财货,以求得短暂的喘息之机。

但大唐和高句丽,倭国都不一样,这个庞然大物的每一声喘息,好像都伴随着敌人的哀嚎。

困扰新罗多年的仇敌们,百济,倭国都在它的面前毫无抵抗之力的土崩瓦解,接下来又轮到了高句丽。

当面前这个男人笑语不断的闲聊之时,让她如对父兄,无比温暖。

可当他谈到战事的时候,沉沉的目光中都好像蕴含着杀气,他吐出来的每一个字,好像都充斥着对敌人的蔑视和冷漠。

这就是大唐的君主,世间最强大的辣个男人……

好吧,这些多数都出自女王殿下夸张的臆想。

李破对新罗的要求其实不算高,没有把新罗当炮灰的意思,而谈起战事,他讲的也都是战略上的事情。

相当于在手把手的教新罗女王在战争的号角响起之后,新罗该怎么做,又该在战争进行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,处于怎样的地位。

攻城拔寨不需要新罗人出力,但是为大军引路,以及在战后清剿残敌,却都是新罗人的活计。

至于得到高句丽的疆土之后,大唐会怎么进行治理和分配,那就不用跟新罗人说了。

新罗人也就是餐桌上占个边角,能大大方方去到餐桌之上的,只有两位,一个是大唐,另外一个则是突厥。

…………

战事上的事情,金德曼显然是外行,李破便多说了几句,宗旨其实也就变成了一个,莫要给唐军添麻烦,一切听令行事即可。

金德曼一一应了,心里也是没底,就像她自己说的那般,现在大唐陈兵于岛上,已近二十万众,加上征召的倭人,百济人以及新罗的兵马。

人数上直接就能去到三十万。

这是半岛南侧从来不曾出现的庞大军伍,新罗的贵族们不是没有商量过,他们既震惊于大军的规模之众,又想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
乱七八糟的说法什么都有,唐军何时与高句丽开战也是个问题。

金德曼此次入朝,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探一探消息,唐军到达岛上已近两载,虽然自己带了粮草,可一部分还是要由新罗,和百济诸部来供应。

这两年新罗国库日渐空虚,很多人都希望战事尽快打完,不然这么下去,再过个一年半载的,新罗自家的小日子还过不过了?

要是那般,大唐和高句丽之于新罗又有何分别?

所以说当在皇帝口中得知开战的确切时间的时候,金德曼除了担心战事的胜败以外,心里其实还是松了口气的。

这一仗打完,新罗也许还能喘口气,就算唐军没有离开,也有高句丽人加入进来,分担一些不是吗?

而且新罗作为胜利者,应该能分些好处吧?

皇帝也说了,此战过后会补偿新罗,补偿些什么呢?金德曼稍微憧憬了一下,却没敢问出口。

没办法,议价能力太弱,就是这么可怜。

…………

接下来李破又问了问高句丽国内的情况,主要是政军两事。

这些对于大唐来说已不陌生,从魏晋开始,和高句丽就时战时和,关于高句丽的消息便零零碎碎的传入中原。

只是没有新罗人知道的那么详细罢了。

唐军远征之后,往来传递消息,对高句丽的认识又有所增加。

在政治上,高句丽一直想仿照中原摆脱部落联盟的政治模式,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官制和统治架构。

这使高句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比如说农耕以及金属冶炼技术上,高句丽人不差中原多少。

所以这也增强了他们的军事动员能力,到了北周时期,高句丽便已号称带甲百万,能与突厥并列相抗。

这有他们习惯性吹牛的因素,可实际上他们在东北地区确实已经没有了像样的对手,靺鞨,契丹等部族有不少都依附于高句丽,并成为了高句丽兵马的来源。

比如说高句丽在冶炼技术上提高很快,他们便仿照中原建起了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,如今这些兵马已经成为了高句丽最核心的精锐部队。

中原在隋末战乱中,军事上开始转型,重甲骑兵逐渐被身着半身甲,来去更为灵活,补给更加轻省,造价也低的多的轻骑兵所取代。

高句丽的将领们则不以为然,依旧认为人马具装的重骑兵和重步兵是无敌的,他们的军事贵族一旦临阵,身边总会有重骑兵和重步兵环绕,作为最为精锐的力量来使用。

其实实战效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什么验证了,身着重甲的骑步兵差不多便也成了一种作为高句丽国力展示,以及称雄辽东的精神象征。

不过重骑兵对结阵的步兵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,而重步兵其实是和重骑兵互为矛盾,重步兵的作用就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